動起手來讀經(jīng)典
“不動筆墨不讀書”是毛澤東成為世紀偉人的讀書法。韓愈也是一個“動手黨”,他在《進學解》說“口不絕吟于六藝之文,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編。記事者必提其要,纂言者必鉤其玄。”錢基博先生寫過一本《后東塾讀書雜志》談到:“書籍不論今古,人物不問新舊;有書則讀,每讀必記。”著名學者楊義在《讀書的啟示及方法》里積極倡議:“當書觸動你的生命感覺時,我建議你注意做好讀書筆記,記下人和書的生命對證。你讀到哪點最有感覺,你覺得哪點最有價值,你感到哪點最為重要,你感到哪點最為可疑,都不妨記錄下來。一字一句地記,可以加強你的印象和記憶。”這些都是諸多讀書大家共同的體驗。
當今時代,讀圖看片、刷屏點贊、上網(wǎng)瞟題,快餐式、碎片化、娛樂性閱讀流為時尚,走馬觀花、漠然掃視、冷面關注,很難有真情投入、靜心思考和熱切關心,以致生活的低俗、存在的庸俗和處事的媚俗成為常態(tài)。
讀經(jīng)典復興為人們面前的話題和問題。這是時代使然,也是歷史必然。東西多了,自然要優(yōu)中選優(yōu),選擇廣了,理當去淡定比較。僅是中國,一年40多萬圖書出版量,愛讀書又不優(yōu)選,那就等于不會游泳卻要投身大海,不明路徑而身入?yún)擦郑茈y游到彼岸,走出迷途。
因而,讀經(jīng)典就成為一種追求和歸宿。經(jīng)典是一頓大餐。“誰知盤中餐,粒粒皆辛苦”。書中的一字一句、一段一章都是著書人百思的結晶、百練的發(fā)現(xiàn)、百戰(zhàn)的經(jīng)驗。我們?yōu)槭裁垂Ь吹匕褧迷谑稚?、擺到書桌、放置眼前?就是想學有所悟、學有所得、學有所長、學有所用。
那就要動起手來。
手里捧著一件寶貝,要輕輕地撫摸擺弄,細細地觀察體驗,一點一點地剝開,一絲一絲地感受。這是人們欣賞具體物美的專注神態(tài)。讀經(jīng)典更是如此,要在精彩時緩緩呼吸思考,在感嘆處靜靜沉思深悟,在凝問中慢慢叩問較正,劃線、旁記、加圈、摘抄、抒寫。日積月累地讀下來,必然會集存起許多的智慧原材料,如果不匯集分類、延伸串聯(lián),那就很容易浪費資源甚至會前功盡棄。正像到多地旅游買了一大堆的紀念品,要不時把它們拿出來品鑒欣賞,串聯(lián)起生活的精彩,重排出時光的記憶,回望那瞬間的感動,這是我們對知識的感恩,對人生的敬畏,對過程的珍惜,對智慧的信仰,對未來的期許。常常地這樣做,人生的厚度會慢慢加長,思想的深度會慢慢拓展,視野的寬度也會隨之慢慢放大。
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。書是人們理想的支柱。階梯要靠腳去攀登,支柱要用手來把持。只有動起手拿起筆來,才能使經(jīng)典中那些“真理性認知”轉(zhuǎn)化為現(xiàn)實中的力量。知識就是點燃夢想的力量。
開欄語:
今年,自治區(qū)政協(xié)辦公廳按照中央和自治區(qū)黨委部署要求,圍繞落實十二屆自治區(qū)政協(xié)提出的“五要六新”工作總要求,以“大學習、大培訓、大調(diào)研、大服務、大落實”為抓手,拉開了新時代新?lián)斝伦鳛檎f(xié)機關建設序幕。為此,本報特設專欄,陸續(xù)刊發(fā)政協(xié)機關干部職工圍繞專欄主題談認識、談體會、談感悟、談不足、談舉措、談建議的文章,敬請關注。
知識就是點燃夢想的力量。像讀經(jīng)典那樣把大學習、大培訓、大調(diào)研、大服務、大落實抓細抓實抓準,也必然會增加人生的厚度,拓展思想的深度,放大視野的寬度,提升工作的質(zhì)效。 □ 王西冀